教育的本质(上篇)

发布时间:2019-05-29 10:53 阅读量:712

孩子有这四个坏习惯,父母绝对不能惯着!超过6岁就难改了(上篇)
济南市天桥区滨河幼儿园  花朵班

教育家叶圣陶说: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。拉开孩子差距的,往往不是智商,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。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,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,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。好习惯如此,坏习惯更是这样的。有些坏习惯,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就会“污染”孩子的内心,抑制孩子潜能的表达,成为孩子性格中的弱点,对他整个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。如果孩子有这四个坏习惯,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。
    一、无视别人说的话

收拾玩具、自己拿水喝,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,一次、两次、三次,甚至四次,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,这时你不能忽视了。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: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。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,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,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,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,并极有控制欲。

纠正孩子的坏习惯: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,走到她面前,告诉他该做什么。谈话时,让他看着你,并且回答“好的,妈妈。”轻抚她的肩膀,呼唤她的名字,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。如果他不听话的话,告诉他后果是什么。当五岁的沫沫开始“选择性听取”时,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。他们告诉孩子,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,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,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,(通常他可以看两个)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。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,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,或两天不能出去玩。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,否则的话,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。
    二、无视规则

朋友的儿子是一个常常秉承“能动手就不瞎嚷嚷”原则的熊孩子。一会打了那个,一会抓了这个;吃饭时间不吃饭,睡觉时间不睡觉,毫无规则感可言,弄得她整天心力交瘁,只顾着为此和学校打交道。简单的是非对错,应有的礼貌教养,应遵的道德底线,得守的规矩原则,绝对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课。孩子很少有不熊的,他们好奇心强,大多顽皮爱动,这是天性使然,所以熊孩子并不可怕。可怕的是藐视甚至无视规则的熊孩子,因为无视,所以不遵守规则,所以把规则当儿戏,百无禁忌,随心所欲,不受道德约束,甚至冲破法律底线。

小时候无视规则,也许不用承担任何责任,但等他走入社会,他才会发现外面不会有人对他宽容给他谅解。一个无视规则的人,轻则不受欢迎,诸多责难,重则处处碰壁、甚至锒铛入狱。

纠正孩子的坏习惯:3岁半到6岁时,是孩子建立规则感的关键时期。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,帮助孩子形成基础的规则意识。除此之外,如果孩子出现了不当行为,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一定代价,比如适当剥夺或者延迟满足一次他最在乎的东西,或者最想做的事情。
通过规则感的建立,孩子让他知道,做了错事,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我对孩子的规则意识的灌输,是先从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,坐地铁乖乖安检,等餐需排队这些小事开始的。
    有一次小新要带着氢气球进地铁,被保安拦下来了,小家伙不乐意偏要带进去。我开始郑重的给他解释带气球坐地铁的潜在危害。“我保证能拿好我的气球,不让它乱跑也不可以吗?”“万一你拿不好呢?一旦气球飞了,造成了危害,那个损失将是很大的,甚至会危及别人的生命。气球和生命,哪个重要?”这样的大道理,他不一定听的明白,但是,我说话的时候的语气和表情能让他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。

从此以后,不用我说,他坐地铁的时候再也没有带过气球,过安检的时候也尤其乖,每次都主动帮我把背包放上传送带。如果我当时没有坚决的站在规则这一边,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帮他求情,又或者抱怨安检人员什么的,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:规则是可以不遵守,起码是可以挑战的。所以,教会孩子遵守规则,往往是父母的以身作则,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
地址:济南市天桥区黄岗路北段46号
邮编:250031
电话:0531-58675269
邮箱: tqqbhyey@sina.com
备案:鲁ICP备17011824号-1
技术支持:山东有鸿
微信公众号
建议在IE8以上版本浏览器下查看